Freitag, 9. Februar 2018

Trifonov配楊頌斯與柏林愛樂


Kein automatischer Alternativtext verfügbar.

26. Jan. 2018 (Fr.) 柏林愛樂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Mariss Jansons Dirigent

Robert Schumann
Konzert für Klavier und Orchester a-Moll op. 54
Daniil Trifonov Klavier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r. 6 A-Dur

舒曼的鋼琴協奏曲大概是我最熟的鋼琴協奏曲自己在管絃樂團演過現場聽過幾次一次還是2014年底傳奇的瑪莎阿格麗希配上夏伊與柏林愛樂那讓我眼睛不眨從頭到尾屏息不動的演出(我記得我有寫心得但竟然完全找不到?)今天這位俄國鋼琴家Trifonov年輕的當紅炸子雞他的表現當然很令人期待然而每每去音樂會聽這種極度熟悉的經典曲目之前總是要問自己我到底想要聽甚麼很多時候自己的心中已經有一個完美的版本時我還需要什麼新的東西讓我驚喜嗎還是我就只想看到自己心中完美版本的再現

舒曼這首傳奇的鋼琴協奏曲是早年他與克拉拉坎坷愛情故事的結晶第一樂章的主題更是由克拉拉的名字而來無疑的是浪漫樂派的代表作朋友在開場前跟我Trifonov昨天的演出受到rbb樂評的批評導聆先生MüllerTrifonov第三樂章的Rondo是他這輩子聽過最快最燦爛的版本讓人整個覺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結果是Trifonov的第一樂章就讓我驚訝至極首先他的速度奇慢無比整體來講幾乎沒有分句犧牲了掌控音樂起伏的戲劇效果與講求對戲劇性的浪漫樂派完全背道而馳嚴格根本就是一場災難然而這換來一種全新的效果就是一整個樂段聽起來像是個長大的句子有點像是阿格麗希彈奏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一般將樂句的拆解用音量對比與速度上的細微變化取代創造一種奇妙的黏滯感一種前所未見的手法然而這很危險整體來講偏慢的速度不集中的地方就不像在表演反而像是在練習顯得無趣偏慢的速度卻也換來時間讓動人的片段讓人緩慢咀嚼那些細微變化增加對聽眾的吸引力整個第一樂章沒有舒曼幻想式的燦爛像是黏膩與稠密的情緒團塊第一樂章最令人驚訝的是再現部的第一主題Trifono大幅減弱音量速度放得更慢整個樂團的音量非常的小原本該是舒曼再次對克拉拉的浪漫憂鬱的呼喊在這裡突然變成一種至深的哀傷,一種傷痛欲死的低鳴,也是從所未聞的一種詮釋但相當令人激賞


第二樂章的速度一樣很慢鋼琴的音量雖然可以很大聲但畢竟有其極限為了在音量變化上製造最大的效果Trifonov把音量弱的的放得更弱完全不怕被樂團蓋掉樂團一要把音量壓低要維持木管高音的音準三要顯得自然不壓抑四要不能失去張力根本就是一種極限挑戰柏林愛樂可以是使盡渾身解數把這四點都做得很好然不得不掌控一切的指揮還有長笛首席Mathieu Dufour和二部的Michael Hasel音準真的控制得非常完美不像上次帕胡德和Jelka Weber搭檔的德意志安魂曲常常讓人提心吊膽第二樂章得結尾像是悼念死亡一樣是一種令人屏息的寂靜最後下行的音型彷彿秋風下最後的數片黃葉無聲的飄落莫名的有種日式美第三樂章沒有想像中得快而是一種相當正常的速度被導聆洗腦之後覺得有點小失望但據在愛樂工作的朋友指出昨天小提琴首席Kashimoto抱怨速度太快所以今天的版本比昨天慢了兩分鐘Trifonov的每個音都彈得好清楚每個句子的尾音都不是用那種非常帥氣的騎士甩尾都有刻意拉長彈好彈滿讓整個第三樂章的分句聽起來不是那種雨過天青後炫技般的爽朗明快而是一種輕鬆愜意的莫札特小步舞曲整體來講樂團與鋼琴之間的平衡是我聽過現場鋼琴協奏曲當中最好的之一Trifonov的快速音群每個音都彈得相當清楚非常厲害詮釋上可能會有保守人士感到意外並無法理解但是基本上還是有許多驚喜雖然柏林rbb的樂評聽了星期五的那場批評得很慘很多地方讓樂團跟不上或合不起來(星期六也有一點)但畢竟他才27卻能給我們一個有趣的詮釋我想他未來的發展也值得關注。至少相較於他四年前與維也納愛樂合作柴可夫斯基,我覺得他成長了許多。至於我心目中的經典是否會被挑戰只能靠時間來評斷但這也是藝術有趣的地方這也是身為詮釋者或聽眾需要思考的地方回到最後問的其實也只是自己想要聽到的是甚麼

Kein automatischer Alternativtext verfügbar.
中場休息拿到Trifonov的簽名,
他還額外幫我在票上簽了一個,人很nice


下半場是布魯克納的第六號交響曲。如果布拉姆斯是雕刻家布魯克納就是建築師。布魯克納第六號交響曲很多地方很像10年後寫就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但柴可夫斯基的第六號先首演),但是在音響效果上面卻更現代,一種紊亂的秩序。楊頌斯雖然不是布魯克納的專家,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就在台上帥氣的把手揮呀,整個樂團就能發出一完美音響效果。儘管銅管某些時候小小的瑕疵,整六十分鐘楊頌斯讓人相當舒服的音樂。

最近柏林愛樂似乎流行一種咳嗽聲鼓掌的是一種在開演前適當的咳嗽會引來掌聲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想還要等時間來證明。總之咳嗽,還有今天Trifonov彈到一半聽到的iPhone手機聲,雖然很小聲,但一樣惱人。很好奇其他國家音樂會的咳嗽人口是怎麼一回事,希望不要是一種全球化。

__

柏林愛樂 - 再次錯過的小澤征爾


Kein automatischer Alternativtext verfügbar.
可以看到我的票上寫的還是Seiji Ozawa

21. Jan. 2018 柏林愛樂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Mikko Franck Dirigent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 5 A-Dur KV 219
Noah Bendix-Balgley Violine und Leitung
Camille Saint-Saëns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a-Moll op. 28
Noah Bendix-Balgley Violine und Leitung

Maurice Ravel
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 (Das Kind und die Zaubereien) konzertante Aufführung
Emily Fons Mezzosopran (Das Kind), Paul Gay Bassbariton (Der Sessel, der Baum), Elodie Méchain Alt (Die Mutter, die chinesische Tasse, die Libelle), Kiera Duffy Sopran (Das Feuer, die Prinzessin, die Nachtigall), Marie Lenormand Mezzosopran (Die Katze, das Eichhörnchen), Mathias Vidal Tenor (Der kleine alte Mann, der Frosch, die Teekanne), Elliot Madore Bariton (Die Standuhr, der Kater), Kanae Fujitani Sopran (Der Louis-XV-Stuhl, die Fledermaus), Rundfunkchor BerlinGijs Leenaars Chor-Einstudierung, Kinderchor der Komischen Oper Berlin , Dagmar Fiebach Chor-Einstudierung

原本選這場音樂會是因為節目單去年出來的時候指揮是小澤征爾他指揮的普羅高菲夫交響曲全集我小時候就聽熟一直很珍藏的2012他與柏林愛樂的音樂會因為健康因素而臨時取消讓我錯過了一次這幾年來世代交替樂界老大師相繼辭世從作曲家韓徹和布列茲到指揮家阿巴多瑪索馬捷爾像小澤征爾這樣的高齡病後幾年再次出山不管怎麼樣都要去看看
然而還是錯過了音樂會前一天上網才發現他的醫生再次因為健康因素禁止他長途跋涉來柏林演出這次代打的Mikko Franck上次看Franck代打是我在維也納時代打楊頌斯於金色大廳指揮維也納愛樂這次代打小澤征爾都是重量級的人物這輩子只看過三次代打指揮這個芬蘭指揮家Franck就包了兩場(其實今天只能算半場)只能是個等級很高的代打王當然他指得也很不錯啦總是學院派帶有歌劇指揮得戲劇性一直都笑笑的也很可愛

上半場是小提琴首席Noah Bendix-Balgley獨奏兩首協奏曲帶領樂團美國籍的他是前任以色列首席Guy Braunstein的接班人上次聽他在愛樂沙龍演奏Klezmer Music覺得非常喜歡這次演出協奏曲則是相當中規中矩莫札特的音準非常好和樂團也和得不錯相當舒服唯一令人驚訝的是當天雙簧管首席Albret Meyer在第一樂章竟然把一個E大調上行的大三分解和弦中的三音#G吹成了G立刻變成了驚人的e小調真是嚇壞了那個句子結束後又開始吹按鍵孔看來不是我耳不好聽錯而是真的出包了第三樂章土耳其風格的橋段Bendix-Balgley的演出又讓人聯回想起他上次愛樂沙龍的演出但是Cadenza的部分感覺不是很順沒甚麼方向感很像是即興
第二首的聖桑也相當好這首位莎拉沙泰寫的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具有強烈的西班牙風格寫就後就一直是小提琴的核心曲目有名到連德布西和比才都改編過整首就這樣火花四射的平順過完

下半場的重頭戲是拉威爾的兒童歌劇一開頭的兩隻雙簧管Solo可以Albret Meyer扳回了一點點因上半場莫札特吹錯音而生對他的不信任但是陰影仍在整場其實還是聽的提心吊膽的這次的歌者群只有兩個法語母語人士覺得有點訝異記得以前和一個德法雙母語的朋友去聽在漢諾威歌劇院上演的卡門他一直歌者的法文發音好怪沒想到在法國住了近兩年後法文雖然還是不太行但竟也覺得歌手的法文發音有點怪怪的不過重點還是在音樂這部拉威爾晚年的作品關於一個壞小孩被捲入魔法世界受到驚嚇的故事故事中曾經被壞小孩整過的庭園小動物和各式家中擺設都變成活亂跳的生命對小孩展開報復音樂徹底的展現了拉威爾未泯的童心音樂中融合了印象派的技法有爵士樂的影子也有非常前衛的元素像是讓歌者直接唱學貓叫把這些東西都完整的融合在一起組成的美麗音樂還有可愛的童聲合唱團非常令人喜歡結尾是壞小孩呼喊媽媽回到現實世界一切於是安靜了下來雖然是相當平和的結尾還是令人覺得很滿足柏林愛樂在2002才在賽門拉圖的帶領下首度演出這首作品近幾年似乎也在歌劇院大受歡迎很常上演從南法Montpellier到德國BerlinKomische Oper都有也算是奠定了這首曲子的地位

__

Bach: Johannes-Passion 拉圖的聖約翰受難曲

15.03.2019 (F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Camilla Tilling  Sopran Magdalena Kožená  Mezzosopran Mar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