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tag, 5. Mai 2018

Alan Gilbert 與柏林愛樂


Kein automatischer Alternativtext verfügbar.

27.04.2018 F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Alan Gilbert 指揮
Thomas Adès
Three Studies from Couperin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Konzert für Klarinette und Orchester A-Dur KV 622
Wenzel Fuchs 豎笛
Claude Debussy
Images pour orchestre

做為第一位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的紐約人Alan Gilbert應該可以是我一直很想看的美國指揮讀了柏林愛樂季刊128去年底他的專訪覺得他講的話滿中肯的但也可以換句話是沒甚麼個性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對這場音樂會的期待就少了一些

第一首是英國幾年前的新作曲家Thomas Adès改編法國作曲家Couperin洛可可風的大鍵琴作品可以是個有趣的練習Adès的這個改編把旋律拆解交給不同的樂器銜接重構玩弄音響效果的手法雖然有趣但似乎刻意的用小編制保留了Couperin作品的氛圍聽不到Adès其他音樂中的那種個性雖然很愛改編的布梭尼曾過改編也是一種藝術創作但是沒有個性的改編就是多了些工匠性少了些藝術感好吧畢竟這首曲子的標題叫做studies就當作是他學生時代的作品好了要是加入一點極端的銅管音色或是噪音的元素我想可能會讓作品變得更有趣整曲就聽下來就讓人覺得只是新奇一下的創意算是個輕鬆的開場白題外話柏林愛樂出動了中音長笛和低音長笛音色真的很特別

上半場第二首是莫札特的豎笛協奏曲我一直對這種堪稱經典但我卻不是特別愛的曲目不抱太多期待Wenzel Fuchs的表現實在是整晚的唯一亮點雖然這首他竟然要看譜吹還是讓人覺得有點訝異Fuchs的音色非常好雖然常常有氣音不過他的氣音也真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從上次末日四重奏亞洲巡演的前哨音樂會不過這不掩他音色的好還有他處理長句子線條的那種方向感和連貫性是一種無法解釋的完美無缺完全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其他可惜的地方是他的樂器不知道是積水還是怎麼了第一樂章結束後他就開始吹按鍵第二樂章慢板加第三樂章也大概吹了有10雖然吹按鍵的必要性無疑是基於他專業判斷但無可避免的就是在美的慢板樂章中製造了一些擾人的噪音不過這無法讓人忘記他在第二樂章如何歌唱如何在各種不同的音量上都保持完美的音色和樂句的張力更令人屏息的是他在樂句與樂句之間音量的層次變化小聲後可以更小聲聽到都快要窒息了整個第二樂章結束後才突然回想到似乎整個樂章中都沒有人咳嗽原來在好音樂前大家也是可以不咳嗽的嘛Alan Gilbert在這首協奏曲中的功能只能是節拍器樂團中規中矩在細節的經營上以柏林愛樂的程度也只能是如同試譜般的平淡粗糙

下半場是德布西的三段式管弦樂大作Images第一段的吉格舞曲代表的是英國第二段的伊比利亞是西班牙第三段的春之舞是代表法國這首Images柏林愛樂2015演過今年底還要再演也不算不熟但是整個45分鐘只能是了無生氣沒特色回頭看Berlin Kulturradio的樂評也我的差不多難道我真的能當樂評?)。有趣的是Gilbert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倒過來演雖然德布西自己這組管絃樂曲不能當作一班的交響曲來看很多時候也都是分開演出但是把三段放在一起演的時候卻把德布西一輩子沒去過的西班牙擺在最後只為了營造結尾似乎比較high的效果不知道德布西會怎麼我只能真不愧是美國人你下次要不要試試把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第三第四樂章反果來演因為第三樂章當結尾真的比較high關於這首的小插曲是德布西他在伊比利亞的音樂裡揉和了安達魯西亞的音樂與加泰隆尼亞的街景但是他一輩子都沒去過西班牙而他接觸的西班牙音樂則是在十九世紀末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西班牙隨想曲難怪即便與德布西交好的西班牙作曲家Manuel de Falla這裡面一點西班牙的成分都沒有

音樂會結束後的掌聲相當冷淡某些時候雖然覺得觀眾的掌聲並不反映我自己感覺但某些時候大概還是滿準的Aland Gilbert在去年專訪最後被問到一個問題身為一個美國人在歐洲會遇到甚麼樣的刻板印象Gilbert回答不外是美國樂團演奏歐洲的古典音樂總是乾淨但卻沒有但是他為了為美國樂團抗辯特別加註了這樣的歸納總是危險的在美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音樂會在歐洲也是一樣

然而他和同樣為美國人的John Adams都在歐洲都給了我一場不好的音樂會想起來他自己的回答也是滿諷刺的

__

Dienstag, 24. April 2018

康果德的歌劇 - 海莉安娜的奇蹟


Kein automatischer Alternativtext verfügbar.



06.04.2018 (Fr.) Deutsche Oper
Erich Wolfgang Korngold
Das Wunder der Heliane

Leitung: Marc Albrecht
Inszenierung: Christof Loy
Kostüme: Barbara Drosihn
Licht: Olaf Winter

Heliane: Sara Jakubiak
Der Herrscher, ihr Gemahl: Josef Wagner
Der Fremde: Brian Jagde
Der Pförtner:  Derek Welton
Der blinde Schwertrichter: Burkhard Ulrich
Der junge Mann: Gideon Poppe

今年很幸運的連看了兩場康果德的歌劇一月初德勒斯登聽了死城今天聽了晚些的海莉安娜的奇蹟最近這幾年大概是康果德的文藝復興從法蘭克福到漢堡都接二連三的幾乎每年都有他的製作但是他的作品管絃樂難歌者也難要成為常駐曲目大概還是很困難
實在話海莉安娜的奇蹟整個故事大綱是有點莫名其妙某天在一個因為國王本身快樂不起來而人民快樂不被允許的國家來了一個陌生人(der Fremde)他因為帶給人民歡笑而被國王判死囚禁皇后海莉安娜到獄中看他並在他逐步的請求下展露了自己長髮到最後展露了自己的裸體這次海莉安娜在舞台上還真得一絲不掛的全就算還被陌生人強抱(不是強暴)這件事被國王撞見國王要求海莉安娜通過神之審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神之審判的容是復活已死的外國人海莉安娜接受審判懷疑自己沒有喚醒死者的神力最後在群眾面前承認自己的確是愛上了那個陌生在眾人的喧嘩中自盡時陌生人突然復活復活海莉安娜然後兩人擁抱升天故事充斥著各種浪漫時代的元素衝突情愛還有對神的懷疑但只聽大綱真的是會覺得故事有莫名其妙一定要整齣看下來隨著文字才能感覺到角色間的感受和轉折許多的心戲造就了康果德歌劇的特色就是字很多若不是康果德信手捻來都是美的旋律把音樂高弄得潮迭起我想應該會很無趣吧

歌劇開頭的時候樂團整個非常無力聲音乾扁完全沒有層次就算了音樂沒有方向性聽得我直直皺眉第一開場差不多10分鐘左右der Fremde以為自己要被釋放時的絕美旋律so werde ich wieder sehen, die Straßen und die Häuser? Über mir wird Himmel sein, und Sterne werden sich ins Auge mir schmiegen“(我將再次看見道路與屋宇天空在我之上星光熠入眼)Tenor都還整個半睡半醒讓人聽得非常生氣整個樂團直到國王出來了之後才開始漸入佳境樂句開始變得流暢歌手也彷彿開嗓了一般漸漸的找到方向而在國王之後出場的海莉安娜一唱就和樂團奇蹟式的融合在一起了(真不愧是一部叫做海莉安娜的奇蹟的歌劇)整個樂團在康果德過分厚重的管弦樂配器下卻仍恰如其分的保持著與歌者的平衡又時時保持著衝勁與張力難得的不會顧此失彼而且之後的第二和第三幕也都一直維持同樣的水準非常難得相較之下一月初在德勒斯登Semperoper聽的死城就失敗很多由此可見即便Semperoper根據Gramophone世界排名遠在Deutsche Oper Orchester前面很多的Staatskapelle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發揮很多時候只要指揮夠有說服職業樂團還是能有很好的發揮真的要給指揮Marc Albrecht一個大大的讚連平常毒舌的的巴伐里亞廣播樂評都給了一個das Orcheste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so präzise und farbenreich wie schon lange nicht mehr. (德意志歌劇院交響樂團已經很久沒有演出得如此精準與多彩了)

整齣聽下來實令人動容的地方令人數不清一定要提的有第二幕在der Fremde求死前向海莉安娜哀求Küss mich, ein erstes mal, ein letztes mal!” (親吻我第一次最後一次)然後海莉安娜哭喊ich darf nicht, ich darf nicht ” (我不能我不能)的時候音樂燈光皆美氣氛佳真的讓人整個大飆淚二三中間的Zwischenspiel也是美到不行應該列為管弦樂團的浪漫樂派必修曲目第三幕的合唱團超級有力再加上後台的銅管團還有管風琴處決海莉安娜的場景的音樂張力無窮舞台上傳來的音波感覺都快把整個人衝到天上去實在是太震撼

Bild könnte enthalten: eine oder mehrere Personen, Menschenmasse und Nacht

許多人康果德這齣海莉安娜的奇蹟在音樂上輸給他早年的天才之作死城我是覺得有點不公平死城的音樂的確是是美沒錯故事中那種對摯愛的眷戀也的確比較合理比較容易讓人同理豐富的音樂語言和風格配上整齣不時出現令人意想不到卻又極度合拍的音樂奇想即便有著較為鬆散的結構仍然足以讓死城這部歌劇被視為天才的印記這些在海莉安娜的奇蹟裡面都沒有音樂主題比較凝鍊不同的旋律之間的相似度較高沒有太多的突發奇想少了很多枝枝角角較為聚焦的音樂主題讓整齣歌劇前後互相呼應作曲上的技法其實真的是比較成熟同時又維持同樣是美的旋律透過不斷地變形也完全不讓人覺得聽到膩反而覺得渾然一體總之聽完之後過了一整個禮拜都還隨時隨地耳中都還繚繞著各個旋律非常難得

這次難得的是和同樣是科學家的朋友Jan一起去聽而且湊巧是他在柏林工作的最後一天接下來他就要去海德堡了算是為他的柏林句點上點顏色


Bach: Johannes-Passion 拉圖的聖約翰受難曲

15.03.2019 (F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Camilla Tilling  Sopran Magdalena Kožená  Mezzosopran Mark P...